77.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走进浙江诸暨枫桥镇,“不要人夸好颜色”的江南诗韵中,一幅悠然祥和的平安画卷映入眼帘。20世纪60年代初,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50多年来,各地学习推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等经验做法,“枫桥经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展示出历久弥新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枫桥经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枫桥经验”为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重要范本。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手抓保安全、护稳定,一手抓打基础、谋长远,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大力推动平安中国建设,“扫黑除恶”成为与“打虎拍蝇”一样备受关注的国家行动,一大批黑恶势力连同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被连根拔起,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国际知名的盖洛普咨询公司2020年公布的《全球最安全国家榜单》上,中国高居第3位,是前10名国家中唯一人口过亿的大国。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经历了一次集中检阅,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一天内就能组织完成数百万人次核酸检测,充分展现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潜力。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数十年过去,虽然影响社会稳定的具体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在基层产生的社会矛盾,无论其表现形式多么复杂多样,就其性质而言绝大多数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善于运用法治、民主、协商的办法进行处理。”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基层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使社会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必然选择,也符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习言习语
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政之所要,在乎民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关键在体制创新。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当前,仍有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稳定,而其中大量问题是由利益问题引发的。这要求我们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从人民内部和社会一般意义上说,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对涉及维权的维稳问题,首先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单纯维稳,不解决利益问题,那是本末倒置,最后也难以稳定下来。要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夯实基层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既是产生社会矛盾的“源头”,同时也是疏导各种矛盾的“茬口”。“枫桥经验”启示我们,要加强城乡基层精细化管理,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惩防并举、以防为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不能老是“亡羊补牢”,穷于事后应对。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到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更让我们看到法治、科技等手段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要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树立法治思维、发挥德治作用,切实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的力量来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为了人民。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继续推陈出新、有所突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78.为什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彩云之南”的大理,洱海像一只蔚蓝纯净的眼睛,凝望着万木葱茏的苍山。但这只“眼睛”曾经也进过“沙子”,令“高原明珠”蒙尘。经过不懈治理,如今的洱海渐渐重现天蓝海碧的亮丽景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洱海时,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眼睛”和“生命”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自然是生命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广袤的草原、肥沃的土地、鱼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是慷慨的,人类善待自然,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自然就会馈赠人类。正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道理,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也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智慧紧密相关。从根本上说,人类是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历史地看,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的衰落与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直接相关。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由于过度垦种等原因,最终难逃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的命运。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了“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很多人患病、死亡,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知识链接
胡焕庸线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瑷珲—腾冲线,亦称“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他提出,自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今天,“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西北方57%的国土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这种基本的资源环境国情决定了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现在吃饱穿暖了,热切期盼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积极回应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着。“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正在逐步重现,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塞罕坝造林、毛乌素治沙等百姓受益、国际点赞的生动范例不断涌现,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需要跨越许多“娄山关”、“腊子口”。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热爱自然的情怀和科学治理的精神,像保护眼睛和对待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